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精彩日志
>>在職場,這些做法能致癌?
在職場,這些做法能致癌?
文章來源:http://jzsj.rc1001.com
在職場,你最擔心的是不是還是自己的健康?在職場,你是不是常常會聽到這樣做那樣做不健康的說法?你是不是也聽說過一些關于致癌的說法,那么這些究竟都多大的可信度呢?建筑設計人才網職場專家為您分析。
傳言一:重復用礦泉水瓶致癌
來源:網上一則新聞,阿聯酋一名12歲女童連續16個月使用同一個礦泉水瓶喝水,后來患了癌癥,有人認為是瓶里面的塑料材質導致的。
專家解讀:這個說法很牽強,因為現在合格的礦泉水瓶的材料是有機高分子,在日常生活條件下是比較穩定的。除非是在實驗室的特定條件,才會發生化學反應,使得有害物質散發出來,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有致癌的風險,但反應即使在實驗室的條件下也不會馬上發生,所以生活中使用會致癌的幾率基本為零。
傳言二:使用手機致腦腫瘤
來源:英國星期日獨立報曾報道了英國神經外科專家維尼·庫拉納的一項研究:使用手機10年以上的人,患腦癌的危險增大一倍。
專家解讀:手機是否增加患腦瘤幾率還需長時間隨訪觀察,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明確腦腫瘤的致病原因,就不能肯定腦腫瘤就是長時間打手機所致。但還是建議大家盡可能減少手機使用時間和頻率,可選擇用耳機接聽。
頭痛、惡心、嘔吐是腦腫瘤的三大典型癥狀,多數腦腫瘤患者的首發癥狀都是頭痛,頭痛多發生在夜間和清晨,尤以早晨起床后痛感明顯,起床活動后,痛感逐漸緩解或消失。一旦持續頭痛并伴視力下降、記憶力減退和運動障礙等,應到腫瘤專科醫院排查腦腫瘤。
傳言三:一次性紙杯致癌
來源:長期使用熒光劑超標的紙杯,其中的熒光增白劑,一旦進入人體,可誘使細胞變異,削弱人身免疫力,甚至可能致癌。
專家解讀:這種致癌是有兩個條件,一是熒光劑超標,二是長期使用,這兩個條件同時滿足,才會有一定的風險,具體有多大?還有待研究。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任何癌癥的發生都不是單一因素或短時間內積聚就發生的。
自2009年9月1日起,國家質檢總局規定,未獲得QS標志的紙杯禁止上市銷售、使用。有QS標識的,生產材料的各項指標都是合格的,不用過多擔心熒光劑超標的問題。
選紙杯時要看好QS標識,如果在小攤販上購買了紙杯,分辨熒光劑也很容易,拿著紙杯在熒光燈下照一照,明顯呈現藍色,熒光劑的含量就不少了,消費者還是不要購買為好。
傳言四:經期洗頭會致癌
來源:最近一則資訊讓很多人恐懼萬分,其中提到:月經來潮時,不能洗發,不能吃冰冷食物,以免讓排出的污血未排凈,而殘留在子宮之內,日積月累,荷爾蒙分泌失調,而有乳癌、子宮癌的發生。
專家解讀:不對。荷爾蒙(內分泌)失調不是由月經情況引起的,而跟生理、心理、環境、遺傳因素相關。癌癥則與人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慣有關,如果經期不注意生活習慣,可導致瘀血內停,日久可引發病變,但不一定癌變。
女人在月經期間,抵抗力下降,若身體受寒,則氣血凝滯,可導致月經失調或痛經,因此,經期不宜吹風受寒,冒雨涉水,冷水洗腳或冷水浴,不吃生冷食物,這些是有道理的。但用溫水洗澡洗頭對健康完全沒有影響。
傳言五:ATM打印憑條致癌
來源: 據報道,美國環保組織環境工作組(EWG)研究發現,購物收據或使用ATM時打印的單據都含有毒化學物質雙酚A,即使只是接觸收據,雙酚A也能經由皮膚進入人體,長期接觸或嚴重擾亂人體激素分泌,甚至可能致癌。
專家解讀:雙酚A,工業上又叫作聚碳酸酯。其實雙酚A無處不在,如果說致癌,確實有點恐怖。因為從礦泉水瓶、醫療器械到食品包裝的內里,都有它的身影。每年,全世界生產2700萬噸含有雙酚A的塑料。一般來說,雙酚A只有在加熱或接觸高溫液體的情況下,才會迅速釋放可以引起大腦組織損害及誘發癌癥的有害物質。
因此,正常情況下是不會因為接觸這些含有雙酚A的制品而致癌的,但如果市民覺得還不夠保險,在銀行ATM上打印憑條時,不妨等一會兒再拿。如果此時你正在享受美食,那么最好不要用拿憑條的手去直接接觸食物,以防病從口入。
傳言六:止汗劑可致癌
來源:網絡上盛傳:止汗劑會導致乳癌。還有一說:穿深色或有鋼圈的內衣會導致乳癌。消費者究竟應該如何判斷?
專家解讀:關于穿深色內衣或有鋼圈內衣會導致乳癌的說法,醫學上目前沒有任何的研究認為有關。以往懷疑染料可能導致膀胱癌的說法,但目前并沒有任何研究認為深色內衣與乳癌有關。至于另一項網絡傳言指出,穿有鋼圈的內衣,“神經都不知死了幾條,更別說肋骨的變形”。專家表示,乳癌的成因,與先天基因及后天環境的致癌物質暴露程度有關,牽涉因素很多,但與神經無關。
網絡上也有關于止汗劑與乳癌有關的傳言,專家指出,乳癌形成的原因的確可能與女性荷爾蒙密切相關。研究發現,乳癌病患大多初潮早、更年期晚、生育年齡晚,或使用女性荷爾蒙等。致癌因子的研究,要經過實驗室的證據配合流行病學的研究才能成立。民眾不宜輕信網絡上似是而非、自以為是的說法。
在職場,身體健康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被流言所牽制,職場健康是一門大學門,處處留心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