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求職指導
>>面試時這樣的公司最好不要去
面試時這樣的公司最好不要去
很多求職者在求職的過程中,不注重面試公司的一些細節,最后導致自己吃虧上當。幕墻人才網職場專家認為,求職在投遞簡歷之前最好能仔細分析下招聘公司的招聘文案,如“公司背景異常”、“招聘廣告內容不規范”和“要求多,招全能人才”等。
1、公司背景介紹異樣
有的公司介紹自己是上司公司,公司規模有多大多好,可實際上就是一個剛剛起步的小公司,小公司也未必都是“不正規”、“沒發展前途”的。比如,幼兒園就多是建在小區里的,難道幼兒教師就沒有前途了?公司和人一樣都有成長期,都是從不成熟到成熟的。作為求職者,需要在求職時多花點時間調查下公司的背景,看清楚公司的發展腳步是不是和自己的現狀相匹配。
2、崗位要求多,招募“超能英雄”
不同規模的公司對同一職位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對于一些成熟的大公司來說,業務分工是非常細致的,具體職位都是由專門的職能部門來完成,全能型人才可能只需要發揮一種技能就可以了。因此,出于合理使用人力資源的考慮,公司喜歡用“合適”的而非“全能”的人才。 而對于那些人員配備較少的小公司來說,全能型人才卻正是他們需要的。可這樣的小公司往往會因為薪資低要求高而被許多求職者嫌棄。
3、招聘啟事內容不規范
招聘信息不規范的原因有很多種。比如委托招聘網站錄入招聘信息,錄入的人粗心大意就容易壞事。當然因為HR入行門檻低,的確有一小部分HR不太專業。 但是,粗心大意、不規范和違反勞動合同法是三個不同程度的問題,個人需要判斷清楚。對于粗心大意和不規范的,可以視情況而定,反問自己這是不是你最在意的問題,再決定要不要投簡歷,畢竟現在工作不好找。但對于違反勞動合同法的,必須果斷說“再見”。
4、天天刷職位,一刷刷1年
一個職位招一年并不罕見。有些中高端職位,專業窄眾、部門用人條件苛刻,圈子很小,要挖個人才不容易;有些基層崗位,人員流動頻繁,需要不斷補足人員。如若是個別崗位掛了一年招聘啟事可以理解,如今公司用人成本高,而個人跳槽成本也高,大家都很謹慎,招到合適的人選不容易,留住優秀的人選更不容易。但如果是一家公司幾乎把所有職位都掛在網上天天刷新,那就有點問題了,不是招人的心不誠,就是這公司用人留人有問題,求職需謹慎。
5、高管職位,招聘若干(10人以上)
公司名頭不響,出去見個客戶談個事情,title不響亮一點,哪個理你啊?公司廟小,不設個把經理總監的,都收不到應聘郵件! 除非大型集團大型公司設立新的業務和項目組,才會招聘“若干”經理。否則看到招聘廣告上的“若干”經理需求,一般都是小公司人為“高升”的職位,并非什么高級職位。
6、薪資水平遠遠超出市場平均水平
“高薪”背后未必一定就是陷阱,求職者可以從多方面判斷是機會還是機關。例如事先了解招聘企業的背景,包括資產、規模、所在行業等,只有實力雄厚、前途光明的企業才會不惜千金納賢才。但是也要根據不同的職位來作判斷,如果以每月8000元的薪水招聘一名人事主管是有可能的,但要以這份薪資招聘一名人事助理,就得提高警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