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行業資訊
>>弗蘭克?蓋里欣賞新央視大樓
弗蘭克?蓋里欣賞新央視大樓
弗蘭克•蓋里欣賞新央視大樓
弗蘭克•蓋里1929年2月28日生于加拿大多倫多的一個猶太人家庭,17歲后移民美國加利福尼亞,成為當代著名的解構主義建筑師, 現為美國籍,并且生活在洛杉磯,是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建筑教授,1989年獲得普利茲克建筑獎。蓋里的設計風格源自于晚期現代主義,作品包括華特迪士尼音樂 廳、德國中央合作銀行大樓、云杉街8號、IAC總部大樓等。
其中最著名的建筑是1997年正式落成啟用的西班牙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
北京正受到越來越多國際知名建筑師的青睞,在庫哈斯設計了央視大樓,赫爾佐格、德梅隆設計了鳥巢,保羅•安德魯設計了國家大劇院后,今年82歲的美國著 名解構主義建筑大師弗蘭克•蓋里也將參與進來,目前正在參與北京某重要地標建筑的設計競標,日前,本報記者采訪了這位以設計不規則建筑外觀而著稱的當代著 名解構主義建筑大師。
不久前訪美的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專門參觀了由弗蘭克•蓋里設計的華特迪士尼音樂廳。盡管還沒有真正在中國設計 過作品,但是弗蘭克•蓋里顯然對于北京的新建筑有很深的理解,他認為,庫哈斯設計的央視新大樓是他最棒的作品之一。“我覺得它就像一件建筑雕塑作品展示在 北京的天際線上。當你在它周圍走動,以不同的角度看它,它會呈現出不同的樣貌。據我所知,還沒有其他的建筑能像這棟大樓一樣給人以如此獨特的感覺。”
鳥巢的設計也讓他印象深刻。“我在奧運會期間看了不少關于這幢建筑的報道,就被它深深地迷住了。而它沒有物盡其用則是一個遺憾。我可以肯定,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會成為一個特別的標志性建筑。至于國家大劇院,我在此不想做過多評價。”
庫哈斯的央視大樓曾經被解讀成一個色情玩笑,對此,弗蘭克•蓋里表現出難得的寬容,“我認為時間會說明一切,順其自然吧。過一段時間再回頭看看,然后再判斷吧。”
一直以來,弗蘭克•蓋里對設計具有奇特不規則曲線造型的外觀很癡迷,他這樣解釋自己的興趣點,在藝術史中,用藝術來表現動感由來已久希臘的大理石雕塑、 印度的舞蹈濕神和中國的山水畫都是用藝術手段捕捉動態表現動感的代表。“我在建筑設計中不時使用的扭轉或波浪形造型都來自于我的這種興趣。”他把自己的建 筑靈感歸結為個人經歷和興趣,通過閱讀大量的文學作品并去聽很多古典音樂會,將大部分空余時間花在藝術欣賞上。“所有這些都是我靈感的源泉。”
不少人質疑他對于外表的過度癡迷會影響建筑的使用功能,他認為是對他的誤讀,每次設計方案,他都從建筑的內部功能開始設計,“人們錯誤地認為我先設計建 筑的造型,然后再在造型中填充功能。事實不然, 我都是先設計建筑的內部并確保所有功能都能完美呈現。建筑的外部造型來自于內部的功能布局設計,而不是內部的設計來自于外部造型。”
“我設計的所有建筑都功能完備,而外部造型只是對其功能發揮的方式進行了完善。”他強調。
弗蘭克•蓋里告訴記者,自己非常喜歡中國文化,喜歡中國的山水畫。“它們是如此有層次感,如此耐人尋味。我經常畫速寫,所以我非常仰慕中國山水畫對筆法 的控制和精準度,當然還有作品中渾然天成的優美和天性。”著名焰火藝術家蔡國強是他的好友,兩人曾結伴一起去過泉州,弗蘭克•蓋里個人也收藏了蔡國強先生 的作品。
北京這幾年一直飽受爭議,一方面是現代化的建筑拔地而起,另一方面是那些古老的建筑比如四合院被不斷的拆遷,弗蘭克•蓋里表 示,塑造城市文化必須先尊重城市的歷史,并在此基礎上去展望未來。“北京就是這樣一座有意思的城市,因為它既有很現代的元素也有很傳統的古典元素。這使得 北京成為一個讓人為之神往的城市環境。”
這個觀點在他的以往設計中也得到了體現,在設計作品時,他會花非常多的時間去研究項目工程周 圍的環境和附近的社區,同時也會考慮項目的尺度、材料和場地周邊歷史。“當我的建筑落成之后,看上去就好像它們一直矗立在那里一樣,與周圍的環境和諧無 二。”西班牙的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現在,這座建筑所表現的雕塑般的野性美已經聞名天下,成為該市最吸引眼球的地標性建筑。
此外,在他的觀念中,在預算內并按時完工,且客戶滿意,是一件完美建筑作品的必要條件之一。“我不會重復自己的設計,每個工程的客戶都不一樣,功能要求 也不一樣。我會按照客戶的需求和建筑的功能來設計建筑。在進行設計時,我會先從建筑的內部開始思考設計,然后再去設計建筑的外部。每一座建筑都考量精確, 以確保它們能像瑞士手表一樣精準運轉。”
目前,有3名中國清華大學的學生在他的建筑事務所實習,他發現他們都非常努力、勤勉。“我喜歡這種理念和方法的跨文化交流,認為通過這種實習的交流形式來學習不同的文化和理念是非常重要的。”
對于如何成為一名好的建筑設計師,他有自己的見解,“建筑設計首要的是,增進自己的技術專長學習制圖、研究比例、探究歷史并學習建筑施工的物理學。”建 筑師需先接受嚴格的訓練,然后還要在建筑大師手下做實習生、學習很長一段時間。堅持在學習和工作中提升這些技能。“你建造的建筑越多,就會獲得更多的經 驗,樹立更多的信心。”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秘訣就是做一個好的聽眾。“首先,你必須聆聽你客戶的需求,以便了解他們需求的重點所在。建筑師要將客戶的需求體現在建筑中。一個好的建筑設計必須是客戶與建筑師之間的協作,而不是建筑師單方面的創作。”
在建筑領域浸淫多年,功成名就的他覺得自己很幸運,已經建造了許多有名氣的建筑。“我很了解怎樣才能設計和修造出好的建筑,而我也在這些經驗累積的基礎 上不斷創新。”當然,也會有人質疑他作品的缺點,對此,他有足夠的認識,“在我認識的藝術家中,沒有哪一個能博得全世界的愛戴。這是這個行業的天性。世界 是多種多樣的,充滿了多樣性,豐富而不同,不是嗎?”他反問。
文章來源:設計英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