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求職指導
>>清華強人跟你聊聊實習這件事
清華強人跟你聊聊實習這件事

主角背景:90后,白羊座熱血男,清華航院08級醬油黨,活躍不安分典型,篤行社發起人,致力于幫助所有有夢想的孩子找到理想的工作。
實習經歷:某英國外匯交易小公司、某國內HR咨詢小公司、某A咨詢公司、某大家用來簽到的互聯網公司、某B咨詢公司、某國內私募基金。
拿到Offer:SHELL G-staff、Unilever Mkt、Mars GMT、Roland Berger
正文:
最近和很多大二大三的朋友一起談天說地,聊到職業規劃,聊到轉專業求職,話題最后都會落到“應該怎樣找到好實習”。因為大家都很清楚,誠然有超級大 牛帶著4.0的GPA和頂尖的學術成果,沒有實習經歷照樣有拿下大麥投行的例子。但畢竟大多數人還是和我一樣的非大牛——211小本科和看得過去的 GPA、一兩個含金量不那么高的獎學金、再加上還過得去的校內工作——這些東西當然很重要,不可或缺,有了這些可以被稱為優秀,在競爭不那么激烈的時候足 以幫你勝出。
但當競爭變得激烈,當每一張簡歷上都帶著這個主席那個副主席的時候,你憑什么脫穎而出?我給出的答案是實習。我個人覺得好的實習會帶給你三樣很重要的東西,分別是:Big Names、Skills、Insights。我下面會逐一的展開。
1. Big Names
首先是Big Names。這個話題很俗,馬上就會有人跳出來用“真才實學比title重要”之類的話反駁我。所以我首先要強調一點,Big Names不是實習的最終目的,但它確確實實是目的之一。這個話題說起來比較功利,但我一定要用自身的例子來給大家講清楚它其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 之前的實習經歷中沒有任何與FMCG或者Mkt有關的部分,但我通過了所有FMCG公司的簡歷,并且在這個行業的求職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相比我身邊同是 清華而且有過相關實習經歷的孩紙,我顯得非常幸運。
但當找工作這件事情完全結束之后,我就開始想,WHY ME?為什么我能夠在一個完全陌生的行業中取得先發的優勢?我也和之前在HR Consulting的老大交流了這個問題。最后得到的結論是:公司認為這些Big name company已經幫他們檢驗了這個人的基本素質,于是乎就認為放你過絕不會錯,所以就過了。
在想明白著一點之后,我想我也不需要在這一點上作過多解釋了。
2. Skills
有Big Names必不可少,但如果你從實習中只獲得了Big Names這一樣東西,你會死的很慘。因為Big Names只能幫你幫到簡歷這一關,剩下的招聘流程就只有你自己能幫助自己叻。所以從實習中學到的技能(Skills)這個時候就成為你通過面試的法寶。
簡單列舉一些吧:在實習時有過打各種cold call打到吐血的悲劇,面試的時候就能夠與陌生人溝通;實習中因為找不到正確的數據被老板罵過狗血噴頭,面試中你就不會面對幾十頁的case內容而發 怵;實習中把一天的工作內容匯報給老板時被challenge得無話可說,面試時就一點不怕Presentation環節;還有好多好多……每當我在AC 面的過程中被一起面試的朋友夸獎那一部分做得特別好的時候,我總會想起這些實習中點點滴滴的經歷(大多是悲慘的),正是這些實習過程中積累的技能,幫助我 變得更加游刃有余。
所以這也算是回答了上一部分的問題,實習的得到的最淺層次的是Big Names,下一個層次是這些非常有用的技能。所以希望同學們在找到一份好實習之后千萬不要輕易水水的做,好好學一些東西,它們會讓你終身受益。
3. Insights
如果你在完成一份實習后發現,你成功的收獲的前兩項——簡歷上增加了一個Big Name,同時學到了技能;這時候你來問我,“還有什么地方我可以做得更好嘛?”那我對這個問題的建議是:嘗試去建立一些對某一兩個行業的稍微深入的認識,這會對你未來的求職很有幫助。
這一條對你在任何行業實習時都適用:在工業企業實習(比如GE),那你是不是可以多去了解一點它所在的這個行業的競爭狀況、驅動因素或者未來前景? 在咨詢公司實習,那是不是可以多去看看老板做的完整的PPT,多了解一下這個project的完整分析框架?等等,很多例子,只要去用心做,你會有很大的 收獲。
我在之前實習時也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后來在Bain遇到了很好的老大,然后我才開始在她的督促下學著在本來就很辛苦的工作之外,去多了解一點行業的東西。
講了這么多,其實也是想告訴大家什么樣的實習是好的實習,能帶給你Big Names、Skills、Insights的實習就是好實習。所以當拿到這樣的實習之后,千萬不要因為自己而錯過了提高的好機會。(設計英才網提供)
來源:http://jzsj.rc1001.com